為嘉許和支持本地有特殊教育需要及少數族裔的青少年發展潛能、一展所長,親切特別設立「親切共融潛能獎學金計劃」,希望透過提供更多資源和學習機會,讓得獎者發展多元範疇的潛能,從而提升平等參與和推動大眾對共融社會的認同。
每年名額最多10名,以申請年度計算。每名得獎者可獲發獎學金港幣$10,000,金額可用於課程/訓練費用、與課程/訓練相關的物資、膳食及交通津貼。
對象:
- 有特殊教育需要及/或少數族裔青少年;及
- 曾參與親切活動,展示積極學習態度及相關潛能;及
- 有興趣於運動、藝術與設計、資訊科技或其他課外活動發展和學習
梁嘉輝
嘉輝7個月大的時候右眼因細菌感染而完全失明,自小喜愛足球的他,即使被足球教練指其天賦優異,但因視力障礙而在足球路上遇上重重困難。視力的限制令他失去視覺空間感,距離感的落差令他難以準確掌握足球位置,常常「追甩波」、「食波餅」;又曾因而被同學欺凌,當眾嘲笑他「看不見」,更以足球砸他使其受傷。
即使多年來在校隊、青少年足球聯賽、超青聯歷經重重挫折,嘉輝仍然憑著他對足球的熱愛,不屈不撓,繼續組隊踢下去,甚至成為一隊球隊的教練,將經驗傳授予一班比他更年輕、同樣需要支持的少年人。
楊慧娟
慧娟自小因運動機能受損,致雙腿不太靈活。初接觸小提琴後,慧娟便被其深深吸引。苦練數年,慧娟在英國皇家音樂學校四級的小提琴考試中考獲Merit的成績。她知道自己的限制,但並沒有讓身體的限制,限制了她的人生。憑藉獎學金,她將在音樂路上繼續進發。
「有好多人唔真正理解有特殊教育需要嘅人需要嘅係咩,啲人會幫你做哂。其實我哋做到,我哋要有證明自己能力嘅機會。希望可以畀多啲機會我哋去發展興趣同專長,因為好難得先可以搵得到。」
關愛莎
愛莎生性文靜內向,小學時更因而受同學歧視和欺負,以致其自信心極為低落。後來閃避球意外走進她的生命,因著運動,她慢慢覓得自信,找到自己的聲音;慢慢了解自己的長處;慢慢成為了她以前「以為無可能能夠成為的人」。
過去在閃避球運動中覓得自信,並享受到無窮樂趣。獎學金讓愛莎具備資源以修讀閃避球教練的相關課程,向夢想邁進一步。她期許未來能夠成為少數族裔青年的榜樣,讓更多少數族裔女性的聲音被聽見。